首页

邕娘原创视频

时间:2025-05-30 03:20:14 作者:包粽子制香囊穿汉服 华裔大学生和外国留学生在南京体验中华文化 浏览量:22951

  中新网南京5月29日电 (施红 朱晓颖)学习挑粽叶包粽子、碾香料制香囊、尝试汉服妆造……28日,“同乡共井·寻味秦淮——华裔新食代”端午传统美食文化体验活动在南京金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省中小学生职业体验中心)举行,近20名在南京各高校就读的华裔大学生、外国留学生体验中华传统文化。

在南京就读的华裔大学生、外国留学生学习包粽子。中新网记者 朱晓颖 摄

  “在南京过端午节,通常包的粽子有四角粽、三角粽、异形粽等。大家先捏起三片粽叶,卷成漏斗状,再选择甜口或咸口的馅料塞入其中、压实,用粽叶将口封住,用绳子把粽子扎紧。”当天,南京金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老师向华裔大学生、外国留学生介绍中国端午节的由来、端午节习俗,并手把手教学生们包粽子。

  在制作香囊、汉服妆造体验环节,华裔大学生、外国留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挑选艾草、陈皮、薄荷、茉莉、玫瑰、薰衣草等原料放入研磨器里,进行手工研磨,将磨好的香料装进香囊里;在南京金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美容美发专业学生的帮助下,女生们盘起不同造型的中式发髻,佩戴上流苏珠钗,换上汉服,体验中式美学与浪漫。

在南京就读的华裔大学生、外国留学生学习包粽子。中新网记者 朱晓颖 摄

  就读于南京艺术学院的马来西亚留学生雷家悦告诉记者,曾祖父祖籍为中国海南省,他是家族中的华裔第四代。在马来西亚,华侨华人在端午节有吃娘惹粽的习俗。和南京的粽子不同,娘惹粽的颜色是类似青花瓷的蓝色。“这次在南京第一次尝试自己动手包粽子,尝试本地粽子的味道,这样的体验很有趣,感受到犹如家庭亲情的温暖。”

  就读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印度尼西亚双胞胎姐妹杨舒淳、杨舒湄表示,她们对中华传统文化都很感兴趣,为此一同到访六朝古都南京,进入高校求学。此次第一次试穿中国古典服装、佩戴发簪的经历让她们难忘。

就读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印度尼西亚双胞胎姐妹杨舒淳、杨舒湄试穿中国古典服装。中新网记者 朱晓颖 摄

  南京市秦淮区台办主任、侨办主任江颖在致辞中表示,端午节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2009年,中国端午节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南京是中国六朝古都,希望华裔大学生、外国留学生在南京多走一走、看一看,通过文化体验,成为中华文化的传播者、文明互鉴的实践者、创新传承的探索者。

  当日,参与体验活动的华裔大学生、外国留学生获颁相关证书,并集体合影留念。(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第四届中国节水论坛开幕 专家建言拧紧黄河流域“水阀”

蔡文彬透露,当下,边检部门全天候驻守秀屿港区,持续推行国内移泊“免手续”、短时靠泊“一次办”等惠民举措,提供“即报即检、即靠即作、即检即离”通关服务,最大限度缩短外轮停留时间,确保农用物资出口运输高效畅通,助力龙年春节后口岸业务“开门红”。(完)

夺命“洗罐”:危化车司机死亡背后的槽罐清洗乱象

三亚市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局4日发布通知称,为确保游客安全,三亚市所有旅游景区的涉空、涉水等高风险项目4日12时前暂停营业。

甘肃敦煌:戈壁上传递幸福的“使者”

园区工作人员介绍,棕熊萌宝“猪咪”,2023年12月29日出生,饭前饭后判若两“熊”:饭前是喜欢撒泼的“熊孩子”,饭后变身“乖宝宝”,还会特殊技能“兔子跳”。目前小棕熊正逐渐断奶,通过丰容练习咬合。

西甲希望杯中国昆明赛开赛 12支中西足球队角逐春城

“现在采茶已经接近尾声了,今年的收成好着咧!”村民王菊弟成立的联合社有6000余亩茶园,616户社员,纳入公司统一管理,一年能产出5万多斤高品质茶叶,望着“尽收囊中”的好茶,他笑得合不拢嘴。

甘肃特色优势产品出口拉动外贸增长 民企释放外贸发展新动能

除了签证,不少外国游客还感受到了新变化:交通、支付、预约等服务更加便捷。交通环节,我国执行国际客运定期航班已恢复到2019年的73.1%;铁路部门对12306网站进行优化,推出外国护照在线身份核验服务。支付环节,“大额刷卡、小额扫码、现金兜底”等制度性安排逐步落地。预约环节,上海、北京、南京、长沙等地相继宣布,除少数场所外,大部分旅游景区全面取消预约要求。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